2014年6月13日中午,新闻传播学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25期在鼓楼校区费彝民楼A座418室举行。此次午餐会邀请到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黄顺铭博士,为老师和同学们做了题为“制造职业荣誉的象征:中国新闻评奖制度的社会控制”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朱丽丽副教授主持,郑欣教授、张红军教授、胡翼青副教授、王蕾副教授、李明老师、付晓燕老师、袁光锋助理研究员,和四十多名来自院内外的硕博研究生们参加了这次讲座和讨论。
在报告开始前,黄顺铭博士提及自己对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早有耳闻,很早就接到了邀请,但由于周五那天恰好有课故一直未能成行,临近期末自己特意停掉一次课迫不及待地就赶过来了,他表示非常乐意和大家分享自己读博期间的痛苦和收获。黄博士介绍到自己是工作好几年后才去读的博,英语很烂,写过最长的文章就是六级考试上两百字的英语作文,还丢了很多年,为了去香港城大深造,几乎是连滚带爬的磨完了近100页的全英文研究计划报告,题目是《节日的媒介图景——中国大陆报纸如何建构儿童节、妇女节与青年节》,这个题目源自他对这三个以人为中心的节日之长期观察,欲借以窥探媒介是如何建构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看看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异。在理论框架方面他广泛借鉴了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盖纳普的通过仪式理论、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和霍尔的媒介表征理论,他总结到研究计划的写作一定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理论视角和经验对象,让导师看到这是一个很有成长性的题目,这样才能有助于通过申请进而被接收为博士候选人。
入学经过一年学习后,开题资格报告黄博士定下的题目是《中国新闻从业者的心理现实——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欲采纳工业组织心理学的取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一组心理学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包括相对剥夺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感、职业倦怠感以及主观幸福感。因导师去台湾休假,自己在报告准备期间和他沟通得较少,这个题目后来被枪毙了,导师给出的评价是“这个题目不能成为个人学术生涯标志性的东西”。耗时几月的报告被完全推倒,当时心情很郁闷,拉着自己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同门师兄李红涛去喝啤酒,心里彷徨,不知道明天的人生会怎样。他也反思了博士论文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有几种不同的期许,一种认为博士论文应做成学术经典,极少数有天赋的、具有大师气质的人能达到这一境界,如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Michael Schudson的《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这需要量力而行;一种认为博士论文只是学术训练的一部分,据祝建华教授介绍,美国许多传播院系的博士生其毕业论文多在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指导下去做实证研究,比较强调论文的规范,无需太多想象力,创新要留待以后学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上才具备可行性;再有一种就是认为博士论文应该成为个人学术生涯标志性的东西,它应该是自己挑战一下可以够得着的高度,且由于精力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围绕论文选题去做相关研究,因此奠定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应有积累和相应话语权是必须的。很明显,导师的期许属于最后一种。
在经历一番内省之后,黄博士换下题目,重写开题报告,花了三个月时间拿出了一个新选题《中国新闻奖的社会控制》,导师阅毕表示是个好题目、第一感觉是可以做下去的,遂吃下一颗定心丸,稍稍松了口气。选题确定后,自己又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困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能用经验材料来验证的理论框架成了当务之急,后来几经反复选定的是国家法团主义。由此确定下来的大方向研究问题是在后毛泽东时代,新闻奖是如何被党国建构成为一种针对从业者的社会控制手段,以及它引发了何种社会后果。谈到这里,黄博士半开玩笑地说,研究问题的确定就是把那些你欲知而又未知的问题由陈述句改成问句就行。
接下来,黄博士讲述了论文的具体开展过程,他申请到了两万港币的博士论文研究基金,在进行田野调查前,他设计了一份针对不同对象如记者、评委(学界和业界)、记协领导、宣传官员的访谈提纲。虽然每个省份的新闻奖制度大同小异,为了保证资料的多样性和饱和度,他还是采取了多地点田野的方法,在三个省会城市找相关对象做深度访谈,两个月下来一共收集了74份访谈资料,每份1.5~3个小时,随后进行了转录访谈。除此外也收集了一些定量数据资料,比如为了解新闻从业者职业精英的群像,他翻阅了大量统计年鉴、全国或地方性报纸的新闻报道、行业杂志的人物专访等,获得不少新鲜有趣的信息。转入撰写阶段后,他从历史偶像、荣誉结构、把关人及其实践、颁奖礼、职业精英群像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论文主体部分完工后,对于研究的未来展望,他认为新闻奖的颁奖词、社会宣传机制、引发的职业流动、微观组织实践以及越轨运作,都是值得去深挖的方向。
报告结束后,黄博士顺带介绍了下最近在做的几个研究,比如集体记忆的跨文化呈现、国际新闻的本土化生产和移动阅读的技术接受模型,随后转入现场讨论环节。
我院2013级博士生翟光勇提出,通过新闻奖评奖制度来透视国家对新闻从业者的社会控制,角度很新颖也很有趣,在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里面,他对文本的重要性有过强调,文本是反映社会控制的一种直观形式,有无对获奖新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做分析呢?文本的字里行间会反映出一种导向性,比如说新闻奖的历年一等奖作品,考察下这种内隐价值观导向的变化以及对记者生产新闻的影响,还是蛮值得去做一做的。黄博士表示,关于获奖新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它对于分析社会控制的确非常重要,暂未找到好的突破口,限于篇幅以及体例,本身并没有展开去分析,但以后有可能会去涉猎这一块。
我院2013级博士生张波请教,新闻奖制度作为一种国家控制从业者的手段,它并不是由顶层设计直接到达从业者个体,而是需要经过媒体机构的中介作用,比如在媒介内部会有关于新闻奖参选的宣传动员、竞争比拼等等,刚提到在深度访谈时主要采访了记者、编辑、记协领导三类人(由于考虑到宣传官员所述内容的效度问题,这个群体最终被排除掉了),那有无涉及到媒体机构负责人?这对于理解社会控制的微观运作应该很有启发。黄博士回应道,社会控制的实施肯定是要经过组织中介的,除了媒体机构负责人,记协其实在里面也发挥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在访谈对象的遴选中,他们是有层次区分的,访谈时会考虑到被访对象所说的内容是否属实,自己会做一些交叉比对,每一个媒体至少要选取2名以上的被访者,而且每个层次的从业者都有,比如以年限为例,会找一些刚入行的记者做访谈,他们代表着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一拨人;以职务为例,不同级别的从业者对于新闻奖的理解及其背后的评选规则,掌握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郑欣教授指出,我国的各类奖项名目繁多,比如在电影电视方面有金鸡奖和百花奖,如果博士论文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做起来跟现在这篇有哪些共性?新闻奖的个性在哪里?黄博士回应道,其实不仅电影电视有这些奖项,文学艺术的也有不少,当下研究介绍经验者居多、具体分析者较少,外国曾有学者应用布迪厄场域、资本的概念研究文化奖项,整个文化场域的奖项都叫文化奖,新闻奖只是其中之一,它与其它文化奖项的差别在于离意识形态更近些,社会控制相应也就强些,其它奖项比如文学奖,它的艺术性可能会多些,但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作协的代理人功能显著增强了。
李明老师请教,在对相关对象就新闻奖评奖过程进行深度访谈时,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潜规则有无具体呈现?黄博士表示,记协会建立一个专家库,有些从业界转入高校的教授对新闻业务很懂行,从而被选去参加新闻奖评比,但相比起业界评委,他们大多是边缘的,但也有些人经历了一个从无关紧要的打酱油者到相当份量人物的转换,正是考虑到评选幕后可能存在的黑箱操作,因此对有些参与过多种级别的评委进行了三轮访谈,从地方新闻奖到国家新闻奖,他的参与感受是会不一样的。至于潜规则,其实里面也有很多明着来的东西,但承办方几乎没有不拿奖的。(胡翼青副教授补充道,有人将评奖这个过程比喻为分猪肉。)
郑欣教授进一步提出,新闻奖制度更多的强调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而关系运作则暗含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弹性实践,两者哪个更值得研究或者说两者可否结合起来研究。黄博士认为,社会控制是为了达到某种社会秩序,伪精品生产、市场化媒体的抵抗等关系运作也是达到目标的一种途径或手段,两者并不矛盾是可以结合起来研究的。
我院2013级博士生张波认为,李金铨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全球视野,在地经验”的文章,文中强调单纯运用一个西方理论去解释中国现象是不够的,我国的奖项包括新闻奖在内,它在内部有一个等级之别,像低级别的优秀奖、纪念奖、组织奖之类的,类似发糖人人都有,这种独特的中国现象里面的人情、面子的运作,是比较有可能发展出本土化理论或概念的部分。李明老师也认为我们的新闻奖评审多少有些中国特色在里面,像我们的评奖现在是下级要向上面申报,这其实就有着一层自我审查和预先筛选的意味,像国外许多奖项是事先不通知的,被评人往往等到结果出来才知道自己获奖了。(黄博士表示,国外也不完全如此,也有许多奖项是要层层申报集中评审的。)
我院2013级博士生申中华认为,从自己在政府宣传部门的工作经验来说,黄博士的结论大体上符合实际,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采访宣传官员,但就自己个人感受而言,各类评奖活动近年来渐趋公开透明,虽存在种种潜规则的不足,但大趋势还是越来越规范的。(郑欣教授笑道,黄博士若做后续研究,可以找申中华做访谈。)黄博士表示,在访谈中也有涉及到评奖的透明性问题,比如评审结果出来后,记协需要对其进行集中公示,在公示期内也的确有作品被拿下来,但这种透明化措施更多的是一种策略性行为,透明中也会存在着一种不透明,其目的乃是让参与者信任这个游戏规则。
朱丽丽副教授进行了总结陈词,她对黄博士为参加学术午餐会特意停掉一次课飞来南京表示感谢,并表示透过其博士论文的生产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研究兴趣特别广泛、喜欢不断学习钻研的勤奋学者。他在博士论文生产中喝下的解愁酒、呕出的心血、掉下的头发,反映出了他的真性情,非常值得大家学习。言毕,她宣布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共25期至此划下完美的句点。在大家的掌声中,本学期最后一次学术午餐会圆满结束。(文/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