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禾教授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与“三农”报道

发布时间:2014-06-05

 

2014年5月30日中午,新闻传播学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23期在鼓楼校区费彝民楼A座418室举行。此次午餐会邀请到了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夏雨禾教授,为老师和同学们做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三农”议程设置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丁柏铨教授主持,郑欣教授、张红军教授、王蕾副教授、王辰瑶副教授、李明老师、胡菡菡老师,和三十多名来自院内外的硕博研究生们参加了这次讲座和讨论。
 
在报告开始前,丁柏铨教授表示学术午餐会能做到第23期非常不容易,这样一个交流论坛它呈现了论文生产中的甘与苦,对大家学习很有帮助,自己也很赞同论坛管吃管喝的举办方式,它同时解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交流起来效率很高。同时他介绍到夏雨禾教授是自己的博士生,夏为专心完成博士论文,舍弃与家人共度寒假的团聚时刻去郊外写论文,而且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开展议程设置理论本土化研究,既吻合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向,又通过了社会学系的严苛毕业要求,在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上做出了辛勤的努力。
 
夏雨禾教授充满深情地回忆道,距离自己的博士论文写作已有八年了,想起在南大的求学时光,充实而艰辛,持续至今的失眠习惯就是在那会儿习得的。如今重翻旧文,愈发觉得这选题不够高大上,但当时博士论文的生产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丁柏铨教授补充道,苦尽甘会来)。就论文选题来说,自己半路出家,在读博之前是做行政工作的,非科班出身,没有做过任何研究,理论基础薄弱,秘书工作所养成的公文写作风格与注重逻辑推理的学术论文风格相去甚远。同学都在谈吉登斯、布迪厄、福柯等大家,自己心里发怵,不知道选题方向,结果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打鸟。也有过发文章的经历,其中不乏档次比较高的刊物,但选题分布太广缺乏系统性,等真正考虑博士论文选题时就为难了,既要靠新闻传播学又要靠社会学,还要兼顾自身基础与外部条件。最后他发现“三农”研究在当时是一个热点,但传播学的关照很少,遂选定大众传媒与“三农”这一领域作为选题。接踵而至的困惑是采纳何种理论框架?运用怎样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领域后,理论、方法上的反复推敲经历了整整两个月的失眠。后来理论框架找到的是议程设置,这是一个成熟的主流理论,西方多运用定量方法去做,而国内研究以个案和逻辑推理居多,于是自己就打算从经验角度去做议程设置研究。方法层面选用的是内容分析,这得益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上线的契机,有在图书馆工作的同学告知他这一消息,可以免费试用一个月。资料搜集问题解决后,至于资料分析,他向精于定量分析的博士舍友董海军进行了求教,跟着学了几个基本模块的SPSS软件,之所以没有全学是因为考虑理论思路和模块分析的对接,而非一味地追求技术。
 
夏教授介绍到 “阿卡普尔科(Acapulco)模型”对议程设置研究的四种总结,他尤为关注竞争模式(特定时期议题在诸多议程中的竞争)、自然史模式(某个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么变迁的),自发模式和认知图像模式因针对个人议程而未做涉猎。由此形成了自己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三农”议程在《人民日报》总体议程中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人民日报》“三农”的议程构造如何? 《人民日报》“三农”议程中各议题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 之后借鉴了乔治﹒格伯纳“培养分析理论”、梵﹒迪克“假设性新闻结构”分析和艾伦﹒贝尔的“新闻文本话语结构”作为分析工具,利用它们对样本展开试分析,最终确定内容分析的主要研究类目和分析方法。一般研究多对大众传媒的“三农”报道做政策解读,自己没有遵循这一常规做法,而是通过议程设置的角度去分析,对对象和范畴两个方面做交叉后揭示出议题内容集中在11个领域,在对所有议题进行排序后发现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基本保持同步,但并非完全一致,议程结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包含着起步、弱化、探索和转型。媒介议程的变化和议题结构的阶段性分布特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演变态势。最后自己提出了议程设置中的“注意循环论”,即媒介议程具有独立于政策议程的特征,不必完全亦步亦趋地紧随政策议程的“脚后跟”,而应该充分发挥媒介自身的特征,提高议程设置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在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以更好地推动政策议程走向公众舆论的过程。
 
李明老师指出网上的数据库录入得不好,文章不一定全,且文章的性质(到底是新闻、社论还是深度报道)不标出,不能完全依赖于网上资源,往往还需要到图书馆去找。自己当年为做博士论文去南京图书馆翻了10年的报纸,事虽繁琐但不可省,特别做图像、视频的内容分析更要命。他认为内容分析是一个易上手但不易出彩的方法,从理论假设出发去做,许多研究仅止于描述,如果不是这个领域的第一篇没多大意思,视角、设计一定要精巧,不然就容易流于平庸。近些年看不到好的内容分析方面的论文,自己曾对采纳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做了一个内容分析,发现没有太好的选题,这是一个问题。最后他表示夏雨禾教授的经历对大家写博士论文很有帮助,特别是如何防老师挑刺颇有意思。
 
王辰瑶副教授表示自己一直做新闻文本分析方面的研究,这个选题也勾连起许多过往回忆。做文本研究不仅仅是描述还要做解释,它如何突破文本?唐纳德﹒肖曾到北大做过演讲,但内容并不精彩,没有前沿性的东西,他属于那种一个理论吃一辈子的学者,议程设置理论在后来有很多变化的,但一个基本元素是时间,有时间差才能看出谁影响谁。比如政策文本特别是政策提出时间以及《人民日报》的“三农报道”,考察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看看政策议程有无影响到媒介议程。只做文本的话,仅能做到有议程无设置,故研究定位于议程研究可能会更合适。而且这种影响的实质其实是有个前提的,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背景是媒体自由的语境,而西方理论移植到本土有个视角偏向的过程,我国的媒体传播语境与西方显著不同,政策议程对媒体报道有强制要求,本身就含有目的和意图,因此两者间关系更多的是组织传播动员而非是议程设置。
 
我院2013级博士生翟光勇也认为,政策议程与媒介议程之间的关系,王辰瑶老师所说的时间差很重要,它反映了一个相关性或因果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需要对两个议程进行测度,去探索谁对谁有设置的问题,否则研究就成了一个议程分析或框架分析,而不是议程设置分析。至于议程设置在政策议程与媒介议程之间关系上的适用性,政策议程带有相当程度的政治使命,追求舆论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媒介议程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其是亦步亦趋的,它并无太多自主性,这与该理论提出背景是大相径庭的。不如研究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合适。
 
夏教授表示自己只把议程设置当理论工具,媒体议程是有充分呈现的,并试图通过媒介议程来反向解读政策议程,至于设置就需要做越来越精细的分析了。王辰瑶老师所说的媒体动员其实也有考虑到,但社会动员理论博大精深掌握起来非常耗时,不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另外他也非常认同大家所说的议程设置理论语境问题,曾在一番反思后认为研究新媒体议程设置更有价值。
 
我院2012级传播学研究生高梦媛请教,论文的研究问题多停留在描述性层面,论文有无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呈现?夏教授表示,自己做社会调查,规模很大,在宁波曾搞过1500多样本的调查,但社会调查的大环境越来越差,它不比内容分析来得更真实。但内容分析容易产生见木不见林的效应,这点自己也有意识到,第六章的个案研究对此算是一个弥补,它是内容分析做不到的,总体来说有讲到但涉及不深。比如就农村人物形象来说,东部人民和西部人民不一样,除此外阶层形象和政治形象也不尽相同,根据社会框架理论,这其中隐含着议程设置者所扮演的角色。
 
郑欣教授表示内容分析在没有相关资源、团队、经费的情形下是一个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自己也鼓励偏爱定量的学生去做内容分析,但找到一个好的选题非常难得。自己有一硕士研究生做《人民日报》中的海南报道,名字叫“一个特区的倒塌与重生”,海南不断被报道再现,这个过程《人民日报》是如何报道海南的,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有一段时间《人民日报》不关注海南,论文不仅仅告诉了那段数据空白,还在分析中将之归因于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局势。(丁柏铨教授也赞同数据出来后要结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去分析,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民日报》自身的变迁去说明数据,并认为许多定量研究失之肤浅,根源在于只有数据、没有原因剖析。)自己读内容分析方面的论文,一个常见困惑便是研究发现和结论多为“是什么”,从野心层面去看不过瘾,它“为什么会这样”更值得人深思。就本文来说有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即《人民日报》和“三农”,它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到论文中,议程设置本土化研究的突破就在于这两个关键词,前面提到了后面没再涉及,本土化想听但没听到。如果不是《人民日报》会怎样?如果不是“三农”又作何解释?另既然强调新媒体议程设置研究更有价值,那建议后续研究对比《人民日报》和微博,为什么后者更适合做议程设置?
 
夏雨禾教授笑称自己没有野心,当时想的如何做到规范就够有得忙了。那两个关键词的确值得深挖,但自身能力有限,只能如此。(丁柏铨教授笑道,当时主要是防翟学伟等教授的挑刺,创新性不够是一种策略。)现在写文章有创新点可以撕开去细化,以前不敢,毕竟博士论文的要求摆在哪。抛开功利的一面去讲,今天重新来做这个题目,应该会把参考坐标改掉,专做《人民日报》“三农”报道在那个时代环境下面的社会意义。至于后面那个建议,现在自己也是在用内容分析做微博研究,但更精致化,微博是个互动性媒体,背后看得到人,写微博方面的文章时主要是做人的互动,可以做系统性分析,反对过于崇尚数字。
 
郑欣教授表示当下博士论文写作呈一种漏斗型要求,要围绕一个主题考虑并布局很多东西。人类学就去讲一个故事,没有先在的条条框框,许多经典人类学著作就是在讲故事中去融合理论。翟光勇指出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作为一篇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其写作风格放在我国可能都开不了题,遑论毕业,他主要就“在大环境下如何解决搭便车”提了下观点,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就是靠自己推演。(郑欣教授补充道,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照现在的论文要求标准估计也通过不了,翟学伟的面子研究在博士论文评审中,过的也很悬,一个打60分,一个打90分)夏雨禾教授表示自己的博士论文之所以呈现出保守的色彩,也是因为受到太多框架限定,自己主要是采取防守策略,拿理论工具分析社会现象,做一些理论的修补工作,不敢跟老师说自己是在防。胡菡菡老师表示在博士论文的创新性上攻防都有优劣,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质疑,守也要接受别人的批判,结合自己特性来做定位会比较恰当。
 
丁柏铨教授进行了总结点评,他表示虽然意犹未尽但没有不散的宴席,本次午餐会非常成功,特别是夏雨禾教授的私密心语集中曝光,理论和方法的确定、防老师挑刺的秘籍、对我的忽悠都和盘托出。最后在大家的掌声中本期学术午餐会圆满结束。(文/张波)

师德师风监督举报邮箱: xwcb@nju.edu.cn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210023

CopyRight ©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