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829米,这是今年夏天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青海所抵达的最高点。这是一支由学生记者团和新闻传播学院老师组成的12人队伍,他们踏上高原,考察三江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现状,以及2010年“4·14”地震发生七年后玉树灾后重建情况。这是一场关于寻找与对话的旅程,字句之间勾勒出一个“重生”的故事。
11月19日周日下午,记者团四名成员以及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海燕老师、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辅导员吴科老师来到青海采访记者团分享会,向同学们讲述青海玉树采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洗涤心灵的“大美青海”
在分享中,记者团成员魏立杰说起初见青海的种种见闻,“来到这里之后终于知道为什么人们说‘大美青海’,这是和杭州西湖那样的景色完全不一样的美”。塔尔寺飘扬的经幡、去往玉树的高速公路上湛蓝的天空、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高原之美让记者团的同学们即便在漫长的高速车途中也舍不得入睡,“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感”。在坐了一整天的车,终于于晚上抵达玉树时,采访团队也惊讶于这座城镇的现代化程度。整齐树立的独幢楼栋、修整平坦的主干道,整座城市恍若新生。
然而这只是玉树的其中一面,这座经历过沉重伤痛的城市埋藏着太多故事。魏立杰在分享中说,在玉树的山上他们看到这座城市的夜景,想起它曾经经历的灾难,更加深刻地感觉到信仰的力量,“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国家力量给予的信仰,都显得非常强大。”
在这样一座兼具自然与生命之美的新生城市中,记者团成员和老师们开始了紧凑而充实的采写工作。
考验重重的艰难采写
在接下来的分享中,记者团成员王梓岩、孙嘉宇、贾威先后谈起了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参与座谈会、进行街采、连夜撰稿的故事。在玉树期间,采访团队共参与了三场座谈会,并进行了相当数量的街采。王梓岩特别说起参与政府座谈的体会,“面对州委州政府,能问出东西吗?”起初大家都对于官方机构打交道抱着这样的疑惑,她也总结说,官员有模糊宏大的话语习惯,必须要追根究底,把具体的内容问出来。“比如他们说‘最优先解决的是住房问题’,当时老师追问了一句‘最优先是用了多长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地问出实在的东西来”,她补充道。
与和官员打交道相比,随机采访看似简单,但实则并不容易。孙嘉宇说起自己和贾威到当地小卖店采访店主,一家一家敲门请求采访,与在地震后由牧民转行来的出租车司机的短暂交谈的种种经历,也坦承有时会因为没能在采访时问出想问的问题而事后感到后悔,“因为担心时间没跟那个司机继续走下去。我们为什么不去呢?事后我也很遗憾,有很多当时没有想到的事情。”
但尽管留有缺憾,三天不到的采写过程依然是充实而收获颇丰的、贾威谈到这次新闻初稿的完成是在凌晨5点半,而在回程的高铁上,师生一行人仍然在努力整理稿件内容,“把素材敲碎,穿插到全文中,重新安放,这样就避免了素材一块一块地堆积。”经过此行,记者团成员都谈到自己获得了更多新闻采写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包括在撰稿中如何排篇布局、如何使用素材、如何做好细节等等。王梓岩也说起,在这次独特的经历中,更加认识到在采访中要足够勇敢,“当你产生采访想法的时候,不要胆怯。”而面对灾难采访的特殊对象,要秉持“共情”的意识,学会倾听,在避免二次伤害和获取有效信息之间找到平衡点。
寻找与对话,这是一次全力投入的成功勘探
全程参与此次青海之行的周海燕老师在分享会上点评了记者团同学们的表现,并分享了在此行中尤其有意思的几个细节。首先是困扰记者团同学们的如何采访官员的问题,“面对他们,要通过个人见地、资料的解读,甚至一些有挑战的提问,打开这些官员属于‘人’的那部分的开关。”她以徐慨老师提问三江源保护区建设相关问题的故事为例,说明采访要“戳中兴奋点”,才能成功地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同时,海燕老师也提到要学会抓住采访机会,在瞬间判断这是否是个有价值的采访对象。在记者团参观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时遇到的讲解员姐姐便为一例,在知道了她是玉树本地人时,老师迅速推测她可能就是地震的亲历者,作为背负着伤痛记忆的灾难亲历者,为何选择每天面对灾难的回忆、将回忆讲述给陌生人的这样的一份讲解员职业?身份冲突所带来的张力便在此中显现。海燕老师认为,这就是一个有价值的采访对象。
保持好奇心,学会寻找故事,是记者最基本的能力,此外,海燕老师还提醒同学们,很多时候,人都会很容易被第一个向自己倾诉的人打动,就像在此次采访中同学不断被受访者激起同情之心。“其实有一句话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很多时候,真正自尊心强的人可能会选择自己解决问题,而并不表达出来。”因此,对记者的要求是不能以本能辨别善恶,而是要讲求证据,“这可能是我们和其他人文专业不同的地方。”海燕老师说。
分享会的最后,面对同学关于“采访有什么实际价值”的提问,海燕老师回答道,新闻报道可以是批评性的,也可以是建设性的,这次结合了新媒体对三江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行报道的范例就有利于让更多人关注到三江源的情况。而归根结底,记者的工作就是对话,是将公众与事件进行衔接。“以前常说‘新闻提供事实、评论提供观点’,但现在已经不完全是这样了,观点已经太多了,人们更需要连接。”
深入玉树,接触玉树的民众,倾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将这座背负着沉痛记忆的新生城市的声音传向远方,促成一场关于灾难、人性与发展的对话,这便是此行最大的意义所在。踏上高原,见证一座城市的“重生”,记录生命负重下的山水人文,历时两个小时的分享会结束,于亲赴玉树的记者团师生而言,这是一次难忘的实践经历,对于聆听分享的同学们来说,这也同样是一场难得的学习。故事的发掘需要耐心和用心,采写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进行。山高水长处,安放着我们赤诚的人文理想,与真挚的社会关怀。
图文 | 学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