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益祥

个人简历:


宗益祥,男,1989年生,安徽天长人,中共党员。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毕业,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研室主任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和国外媒介批判理论) 

2.传播思想史

(重点关注传播游戏理论与媒介技术哲学) 

3.传播法规与伦理

(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法学与新闻传播规制)


开设主要课程: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秋季学期) 

《中外广电管理制度》(春季学期)

《未来编辑部-南大新传》(春、秋学期)

    

受访安排:   

周四1630-18:30    新闻传播学院(紫金楼)362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效果优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CXW003)。 

2.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霍尔传播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7YJC860004),黄典林主持。
3.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卡斯特传播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YJC86005),陈敬宇主持。
4.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美国传播学术史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8YJC860019),李孝祥主持。   

    

   


 

通讯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邮编:210023
Email: zongyixiang@nju.edu.cn 
 
科研成果:

(一)专著
宗益祥:《游戏人、Q方法与传播学:威廉·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编著

张亮、李媛媛、宗益祥:《霍尔文化批判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版。


(三)论文

[1] 宗益祥.(2021).《编码/解码》新解码——基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语境的考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5),25-31.

[2] 宗益祥杜骏飞.(2021).数字白璧德——对话杜骏飞教授当代传播(03),54-60.

[3] 宗益祥.(2021).大众社会、媒介批评与银幕暴力:《通俗艺术》与青年霍尔的传播思想新闻界(05),47-54+67.

[4] 杜骏飞 & 宗益祥.(2021).白璧德与新人文主义:一种传播学的遗产新闻大学(02),71-84+123-124.

[5] 宗益祥.(2021).化危为机: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道路重访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32-38.

[6] 宗益祥.(2020).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二战后媒介研究的生成新闻大学(02),69-79+121-122.

[7] 宗益祥.(2018).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两点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S1),69-70.

[8] 宗益祥(2018-05-24).霍尔早期媒介研究方法转向.中国社会科学报,003.

[9] 宗益祥.(2017).廓清理论传统走向本土构筑——柯泽教授新著《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传统》一书读评新闻界(11),102-108.

[10] 宗益祥.(2017).威廉·斯蒂芬森《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述评兼纪念该书出版50周年全球传媒学刊(02),134-143.

[11] 宗益祥.(2016).意识形态“再发现”:斯图亚特·霍尔的媒介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国外理论动态(07),27-38.

 
(四)译文
1.《从辩证法到延异:反思斯图亚特·霍尔晚期作品中的混杂化》, 理查德·克拉克,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2.《思想的历程: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以及悬而未决的文化与“非文化”的关系问题》,贾妮思·佩克,载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斯图亚特·霍尔的“解构大众”:30年后的反思》,杰森·哈尔辛,马克·海沃德,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10期。
4.《斯图亚特·霍尔著作中的都市生活与城市空间》,迈克尔·基斯,载于《求是学刊》2014年第9期。



所获奖励荣誉:

1.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会奖之优秀学术奖三等奖。 

2. 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江苏高校微课教学大赛本科组一等奖。

4.南京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团队曾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国赛二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红色专项特等奖。

发布时间: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