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琦

通讯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邮箱:qishen@nju.edu.cn


个人简历:

申琦,女,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上海浦江人才。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兼职高级顾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讲座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大陆优秀青年访问学者。 

 

研究兴趣:

新媒介技术对人际传播、人机传播的影响。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城乡青少年儿童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媒介环境下面临的数字不平等、信息隐私安全等问题。

 

研究领域:

人机传播、计算传播、网络隐私与信息安全

 

开设主要课程:

《新媒体理论》、《广告心理》、《人机传播》

 

主持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数据与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研究”(2016-2021

2. 主持上海哲社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生产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14-2018 3. 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网络隐私保护与网民数据安全研究:以网民隐私关注为研究视角”(2011-2014

4. 主持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人机交互中的社会行动者:社交机器人的刻板印象研究”(2020-2022

5. 主持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人工智能对上海儿童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影响”(2020-2021

6. 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项目“新时期加强与改进典型宣传报道工作研究”(2014-2015

7. 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3G应用对上海大学生媒介使用形态的影响:以同时媒介消费SMC为研究视角”(2011-2013

8. 主持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调查与网络安全研究”(2010-2012

 

出版著作:

1. 《高能政务:政务新媒体的高效运营指南》,中信出版社,2020年,第一作者

2. 《中国网民网络信息隐私认知与隐私保护行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专著

3. 《手机信息传播中的法律与管理问题》,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专著  

  

 

发表论文:

SSCI一区:

Can a social robot be too warm or too competent? Older Chinese adults’ perceptions of social robots and vulnerabiliti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Volume 125December 2021),通讯作者

 

CSSCI:

1. 《当机器人成为社会行动者:人机交互中的刻板印象》,《新闻与传播研究》(权威),20212期,第一作者

2. 《风险与成本的权衡: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悖论”——以上海市大学生的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权威),20178期,独著

3. 《在线消息源使用中的“把关人”角色研究——以上海新闻从业者使用微博作为消息源现象为研究对象》,《新闻与传播研究》(权威),201610期,独著

4. 《自我表露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的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权威),20154期,独著

5. 《网络使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新闻与传播研究》(权威),20146期,第一作者

6. 《网络接触、自我效能与网络内容生产——网络使用影响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内容生产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权威),20122期,第一作者

7. 《重“私有领域”轻“个人信息”: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司法困境》,《出版与发行研究》,2019年第2期,独著

8. 《审慎前行:美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基于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ACEJMC)100所新闻院校的实证分析》,《新闻记者》,20181期,第一作者

9. 《管窥百年普利策:基于普利策新闻奖嘉奖辞的词频分析(1917-2016) 》,《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2期,第一作者

10. 《利益、风险与网络信息隐私认知:以上海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国际新闻界》,20157期,独著

11. 《我国网站隐私保护政策研究:基于49家网站的内容分析》,《新闻大学》,20154期,独著

12. 《传播与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新闻大学》,20151期,第一作者

13. 《网络素养与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新闻大学》,20145期,独著

14. 《上海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形态研究——基于手机、电脑终端的比较》,《新闻记者》,20136期,第一作者

15. 《网络信息隐私关注与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国际新闻界》,20132期,独著

16. 《上海大学生对网络色情信息的接触与评价研究》,《新闻大学》,20121期,独著

17. 《上海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与评价研究》,《新闻记者》,201110期,独著

18. 《论网络群体性 事件中的公共议题管理》,《现代传播》,201010期,独著

19. 《试论我国手机广告法律监管》,《现代传播》,20102独著

20. 《从“黄祸色素”析我国手机上网的监管问题》,《新闻记者》,200912期,独著

21. 《上海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道德认知与实践——2013年上海新闻道德状况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143期,第三

22. 《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新闻大学》,20136期,第二

23. 《国际传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20002011年传播学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新闻大学》,20133期,第三

24.《手机短信传播与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维护和拓展——基于深度访谈的探索性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011期,第二

25. 《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受众分析的视角》,《当代传播》,20105,第二

26. 《上海市少年儿童媒介接触和使用——二〇一〇年调查报告辑要》,《新闻记者》,20109期,第三

27. 《媒介的碎片化使用:媒介使用概念与测量的再思考》,《新闻大学》,201111期,第四

 

主要国际会议:

1. Too Warm or Too Competent Increase Vulnerabilities Chines Older AdultsPerceptions of Social RobotIC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2020.05,通讯作者

2. A Real Advancement in Technology and Science, but Is It for Us? An Analysis of Perceptions, Concernsand Physical Preferences of Social Robots from Chinese Rural EldersIC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2021.05,通讯作者

3. Media Multitasking, Attention and News EvaluationEIT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Technology),IEEE2019.10,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所获奖励荣誉:

科研类

1.  2020年上海市浦江人才

2.  201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第二作者)

 

教学类

1.  2016年上海市高校示范性全英文课程

2.  2011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3.  2019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意融媒体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4.  2017年《经济学人·商论》寻找校园“高研值”调研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5.  2015年首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发布时间:2022-02-21